□文/刘洪雨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在城市景观中愈发常见。然而,传统“蜘蛛人”高空作业模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作业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运维的需求。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敏锐捕捉行业发展机遇,大力引入无人机技术,并通过与机器人协作,构建起一套全新的高空清洁智能化体系。
凭借这一创新实践,公司不仅成功攻克了高空清洁领域的难题,显著提升作业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成为高空清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一、技术方案与创新亮点。
(一)无人机与机器人协同作业。
1、分工协作。无人机化身“高空清洁尖兵”,凭借高压水流系统,精准将环保清洁剂均匀喷洒在幕墙表面。与此同时,地面智能清洁机器人,如同灵活的“清洁精灵”,通过内置的高效滚筒组件,自动完成擦拭与污渍清除工作,实现从清洁液喷洒到污渍清理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2、智能识别与定位。智能识别与定位方面,清洁设备配备高精度定位系统,配合先进的AI算法,能够自主、精准地识别各类幕墙表面的污渍区域。在确定污渍位置后,设备会依据 AI模型运算,迅速规划出最合理的清洗路径,轻松应对诸如曲面、转角等复杂建筑结构带来的挑战。从贴近地面的低矮建筑,到高达600米的摩天大楼,这一系统均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大幅提升幕墙清洁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环保与高效清洗技术。
1、降解液研发。针对高层建筑幕墙附着的顽固污垢,诸如蚊虫尸体、经年累积的灰尘等,公司联合科技公司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专用降解液。这款降解液凭借独特的化学配方,能迅速分解顽固污渍,在显著提升清洁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化学残留,降低对环境和建筑表面的潜在影响。
2、资源节约。在清洗过程中,公司采用先进的清洗技术与设备,用水量仅为传统清洗方式的50%,清洁剂用量减少60%。这种低消耗模式不仅降低了清洗成本,还大幅减轻了因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提升清洗效率的同时,践行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三)安全与适应性提升。
1、卓越抗风性能。研发团队对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与抗风能力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凭借先进的飞控系统与精心设计的机体结构,无人机可在7级风速环境下持续稳定作业。相比传统人工幕墙清洁作业,仅能在4级风以下开展工作,无人机极大地扩展了作业窗口期,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让清洁工作不再受限于频繁变化的天气条件。
2、智能避障系统。为确保无人机在复杂建筑环境中的飞行安全,配备了前沿的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激光雷达能实时扫描周围环境,构建精确的三维空间模型,多传感器则从不同维度收集数据,二者协同工作,使无人机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障碍物,并依据所获信息实时规划避障路径,有效规避因碰撞带来的安全风险,保障飞行过程安全可靠。
二、案例应用。
今年,公司率先运用无人机,顺利完成保安大厦、宝安区委党校、新桥东先进制造园等数十家客户单位的玻璃幕墙高空清洗工作。作为宝安低空经济创新成果的典型案例,该项目不仅验证了低空技术在安保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与巨大潜力,还拓宽了安保服务的应用边界,在为玻璃幕墙清洁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公司技术驱动型发展指明方向,创造了更多机遇,助力宝安在低空经济与城市服务融合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在宝安区保安大厦外墙清洗现场,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灵活作业,有条不紊地喷出清洁液和水。地面上,工作人员操控着无人机,动作娴熟。不到2小时,原本布满污渍的玻璃幕墙焕然一新,变得干净透亮。市民纷纷感叹:“科技真是改变生活,无人机清洗不仅安全,还便捷高效。”
公司负责人介绍,无人机清洗无需人工攀爬,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相比传统清洗方式,无人机凭借高压喷水装置,能以合适的角度和力度完成清洗,还能自主飞行至指定位置,精准识别并清理污渍。过去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短短数小时就能完成。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清洗成本远低于人工作业,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在宝安区委党校,无人机清洗作业同样赢得了校领导的肯定与好评。校方对清洗效果十分满意,指定公司定期对党校各处外墙进行清洗,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无人机清洗玻璃幕墙技术,正是城市安全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公司依托高效、安全、环保的技防方案,为高空作业智能化探索树立了极具示范价值的样板。这项技术革新大幅提升了玻璃幕墙清洗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减轻了传统清洗方式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有力推动了城市清洁与安全管理的协同发展,为行业发展开拓了全新思路。
三、其他“空中守护”应用。
无人机应用已从单一场景延伸到多个领域。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将无人机变为安保巡查“利器”。在宝安马拉松、深圳马拉松、茅洲河龙舟赛、文博会等大型活动安保中,公司全流程做好空中巡查。
在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下达巡航任务指令后,无人机便可从指定位置起飞,按照预设航线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云台角度,同时自动回传巡航抓拍的图片和视频。
“传统的人工巡逻不仅效率低下,视野也极为有限。而无人机的出现,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公司保安人员表示,无人机就像一名灵活的“空中守护者”,能够快速升空,俯瞰全局,深入人流密集或视线受阻的区域。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清晰画面,通过专用频段传输至指挥中心大屏幕,这种“空中+地面”的协同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还为景区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在街道查违工作中,无人机同样表现出色。无人机凭借灵活的飞行性能,能轻松飞越楼宇等各类障碍,对城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巡查。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设备与智能图像识别系统,无人机能够精准定位并识别隐藏的违建,及时获取违建的位置、面积等关键信息。这种精准的巡查模式,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显著提升了查违工作的效率,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准确。
四、未来探索低空经济全新可能。
从玻璃幕墙清洗到巡防、违建取证,无人机正逐步成为数字安保业务的新工具。近年来,公司取得了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涵盖航空摄影、空中巡查、表演飞行,打造了一支无人机特勤队,20人取得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飞行执照,还培养了一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为数字安保业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广东省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飞手完成了从无人机组装调试到飞行操控、无人机货物投送、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实战”操作,并接受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的严格评估。在2024年竞赛中,公司荣获“优秀组织奖”,3名参赛选手获得“优秀选手奖”,参赛选手全部获得广东省人社厅颁发的无人机测绘操控高级(三级)证书。
“目前,我们已配备微型、轻型、小型无人机10余台,只要客户有需要,我们就能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利用新技术开辟新场景、新业务,探索低空经济的全新可能,将无人机技能应用到治安防控、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等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方面,推动无人机与“安保”实现链条贯通、合力共生,为企业稳健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传统安保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