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宁保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海宁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了浙江潮鹰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全省首个政务航空基地,构建高效的城市低空服务体系,并承担起海宁市政务航空体系建设与运维管理的重任。
经过近3年的发展,公司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5个1.4G专网基站、58个自动机巢及2辆移动指挥车,与36个地面指挥室实现互联互通。累计执行治理和服务任务9800余次,起飞69000余架次,飞行时长超过22000小时,企业群众满意率达100%。这不仅是数字上的成就,更代表着公司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通过不懈的努力,公司在政务航空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了长三角杰出建设奖等多项殊荣,并多次受邀参加行业领域会议,参展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在中国数字安保大会、浙江省无人机侦测反制现场会以及浙江省数据系统局长培训班等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培育科技新动能,加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公司与省无人机产业技术联盟、业务专家及多家优秀企业携手,组建了政企联合研发团队,共同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1234N”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这一创新体系涵盖了“一个平台统领、两大建设保障、三级架构贯通、四项技术支撑、N类场景多维服务”,通过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并成功斩获了14项软件著作权及2项专利。
在“1234N”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由公司团队完全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鹰眼智控平台”。它贯通了基层治理四平台、执法监管数字平台、民声一键办等10类数据资源,创新性地研发了包括人车流统计、船只识别、违建监测在内的15个AI算法,科学布建58个自动机巢,构建了海宁全域3分钟响应圈,确保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
为了确保低空飞行的通信更加稳定可靠,公司在通信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发和优化,在全国首创了5G-A移动通信网络、无人机2.4/5.8G和1.4GHz专网“三网融合”的空中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了全方位、高可靠度的飞行控制与数据传输,大大提升了飞行任务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开拓治理服务新模式,赋能城乡治理高效智能。
以政务航空体系建设为依托,公司积极开拓警务、政务服务新模式。自主研发的“鹰眼智控平台”,为县域低空安全夯实了基础。平台融合了飞控中心、三维应用等五大功能模块,全面纳管政务无人机,并结合AI算法实现事件自动预警与推送,确保业务流程全闭环管理。在应用场景开发方面,公司积极与各行业单位对接需求,整合多方信息资源,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优化升级,目前已推出了覆盖16类行业共136项的标准化服务清单,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治安巡查、接警侦查、活动保卫、三维建模、气体检测、地理测绘等多个专业场景,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构建了“政务航空+联勤治理”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无人机“一机多任务”和“超视距飞行”的优势,灵活运用高清摄像头、热成像、激光雷达等16种挂载设备,有效应用于城市管理、巡检巡查、救灾救援等多个领域,增强了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司在城市管理、巡检巡查、救灾救援等领域实现了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执行政务类和警务类任务8600余起,无人机低空巡查有效促进了越门经营、违建查处、违章停车等方面的高效治理,处置效率提升了40%。同时,公司打通了接处警平台的数据通道,利用三维电子沙盘进行重大活动安保、交通巡查、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平安维稳预警预案,使预警区域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44.8%,为社会治安的平稳有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开发增值服务新场景,智助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公司积极探索政务无人机增值服务,重点构建低空涉企服务场景,推出一系列精准匹配企业项目全周期需求的服务事项,助力营商环境的智能化升级。
可视化工具提供决策支持。公司利用无人机生成了全市高清正射影像,并建立了10余个重点区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这些可视化工具为招商引资、地段分析、厂区设计等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目前已累计为选址和招商推介等活动提供专业服务148次,帮助企业节省前期成本超过3000万元。高清影像和三维模型不仅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加速了项目的落地实施。
智能管理和无感巡检服务。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中,公司通过无人机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管理和无感巡检服务,确保各阶段工作的高效推进和质量保障。在建设阶段,无人机助力项目建档和施工监测,实时获取施工现场的高清图像和数据,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在竣工阶段,公司推出了“空中测量+实地验收”的新模式,通过无人机进行空中测量并与规划验收数据进行对比,提高验收的准确性;在生产阶段,公司推出了“无事不扰”数字监管模式,利用无人机对安全生产、水气排放、隐患排查等环节进行无感巡检,实现数据跑腿替代人工检查,大大减少了人工入企检查的次数(减少约15%),降低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创新试点低空增值服务。公司积极开展“低空+物流”利用无人机快速、高效地完成小批量物资的运输任务,“低空+电力”进行绝缘端子清洗和供电线路运维巡查,“低空+光伏”负责分布式光伏面板的清洗和维护等创新试点服务。这些低空增值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还拓展了无人机应用的新场景,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构建低空产业链生态系统。依托政务航空的品牌优势,公司以低空飞行服务为纽带,吸引了智能装备、无人机制造等上下游企业的入驻,形成完整的低空产业链,助力海宁打造杭州湾低空产业聚集发展先导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拓展考培新经济,打造产教研一体化培训基地。
公司积极探索“无人机+培训”新模式,以“产教研”一体化的思路建立了无人机培训基地。通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公司编制了系统化的培训教材,开设了一系列专业课程,涵盖飞行技巧、行业应用、维修保养等多个领域,为无人机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公司采用“合理引进+转编新招”方式,构建专业师资团队,以高频化、精细化、数据化的标准建立分级培训考证体系,将优质的技术资源与卓越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在政企、企企、校企等领域拓展市场化合作培训项目80余个,提供了飞行技能培训、无人驾驶航空器执照培训等专业培训服务超过150场次。尤其在民航执照培训领域,公司首创“理论云课堂+模拟器训练+真机带飞”三维教学模式,为企事业单位输送民航无人机驾驶员170余名,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公司师资团队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并屡获佳绩,持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曾荣获2023年第二届全国数据安全职业技能竞赛安防无人机驾驶员赛项总决赛一、二等奖,2024年浙江省无人机行业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驾驶员赛项团体二等奖、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赛项团体三等奖,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产业兴旺,企业为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公司始终牢记初衷,以品牌引领为战略核心,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以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良好的区域品牌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对治安管理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为己任,进一步围绕巩固低空安全底座、强化服务队伍建设、优化平台支撑能力三大举措,持续迭代更新运作机制,加速低空经济产业整体规划,不断打磨产品,完善服务,推动“政务航空+”模式走出本土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