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寅 张福华
保安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趋势,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释放数据的能量,激发智慧安防需求的深化和扩展。
达华安保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从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内控管理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建立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是标准化精准安防新模式的基础。
集团在进行大型项目的安防体系建设时,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1151,建立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数据统一接入、统一分析,使得资源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投入,节约成本,同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B/T26718(修订版)配置智能化安防设备,以得到最佳的安防效果。
为实现新型安防体系良好运作,集团提供了带保险服务的人机打包租赁新模式,依据GB/T51151及GB/T26718,为业主打造一站式服务。具体优势体现在:
(一)设备租赁模式为业主节省了购买设备的成本。数字时代安防设备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租赁模式为业主去除了设备更新换代的烦恼,同时后期维修、维护成本更加低廉。
(二)建立标准化安防集成平台,集团按照GB/T51151建立安防集成平台,能顺利接入上一级路线、路网平台。平台采集的数据涵盖人流量,客流分布,人包匹配信息,人、物(包)中携带的危险品监控信息、突发事件监控,定点告警的电子地图信息等数据。通过大数据优化应急处置方案,为突发事件中人防精准介入提供支撑。
(三)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注重数据安全,在数据加密的基础上通过隐私屏保防泄密功能,减少视频流出风险。
二、系列安防场景数字化应用方案。
(一)应对地铁大客流的快速通行解决方案。
近年来,集团致力于深耕轨道交通领域服务,针对节假日大客流出行、安保压力到达峰值、现有模式漏检概率增大等情况,推出了大客流精准安检方案,依靠无感身份信息抓取及人脸识别匹配数据库信息,以身份核验和金属探测一体化设备等高科技设备的组合运用对进站旅客人体进行无感安检,并将告警信号在内的数据上传安防集成平台,经大数据AI分析,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快速通道,分流快速通行人群,达到快速通过效果,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安检压力。
2024年12月,集团联合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建设了杭州首个地铁安检示范站——武林门安检示范站。
1、设计规划分五个方面实施。
(1)总体规划设计。根据项目现场情况,充分考虑安检通行的需求,合理规划通道和设备布局。确保安检通道宽敞、合理,能够容纳大量乘客,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2)加强提示引导。设立明确的通行提示标识和指示牌,增加语音设备,引导乘客按规定通行。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理,确保流程顺畅。
(3)技术升级。引入先进的智能安检设备和技术,严格按照GB/T26718(修订版)采购设备,提高安检检出率和通过率,减少人工干预,减少乘客排队等待时间。
(4)使用快速分流通道。设置专门的快速通道,在乘客分流前端区域加入高科技无感安检设备,乘客可自主选择快速通道通行,通过身份无感识别的方式,叠加人脸识别技术解决购票和人员分类工作,提高整体通行效率。
(5)制定紧急预案。按照GB/T51151标准建设监控体系、人脸比对系统,完善电子地图数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精准派出人防力量处置,化解纠纷,保障乘客的安全,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2、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四层框架系统结构。分别为基础数据采集层、数据接入层、系统核心层和平台互联层。
(1)基础数据采集层。通过基础硬件设施,对身份数据、人脸图像进行采集。
(2)数据接入层。通过各种接口协议,将身份数据、现成图片数据接入到系统核心模组进行识别和分析。
(3)系统核心层。通过不同模组的相应功能,对数据接入层提交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对象识别、数据比对、数据分类统计、数据检索、数据应用、系统管理。
(4)平台互联层。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定义,与应用平台进行无缝融合。通过对业务数据、状态数据的上下行接口、管理状态的上下行接口的明确定义、完成与第三方业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二)低空安全解决方案。
随着低空经济被国家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也将低空安全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纳入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多年自主研发,集团提供的新型低空安全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专注于利用无线电感知和目标定位,形成集“软件系统+硬件设备”联动的专业低空安保系统,为客户提供集“远程预警、精准定位、全程跟踪、全时智守和自动处置”于一体的低空安保方案,同时满足了“智慧识别的需求”“有效解决黑飞乱飞”等市场需求。
这套由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无人机反制系统,通过采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综合管控平台,与探测设备、实时溯源设备、跟踪识别设备、干扰诱骗设备、打击摧毁设备等硬件有效联动,可以记录飞行器架次、飞行器类型、飞行器高度、地理位置、飞行高度等详细数据,完成中央监控、指挥调查、自动处置、数据分析、举证上报等工作,实现无源检测、无死角、无人值守,对“黑飞”无人机实施精准打击、精准定位飞手,并能精准识别敌友无人机。目前,该系统已被应用于杭州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中。
浙江达华无人机反制系统主要运行原理是:声纹监测、电子侦查、毫米波雷达、激光摧毁、无线电干扰、激光雷达、光电监测等无人机反制行业主要技术,结合AI识别、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智慧化安防技术形成低空安全保护方案。其中,既有对传统技术的创新,如对杂波干扰的抑制技术、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集成技术,又有大数据、机器自主学习的识别技术,是无人机反制系统这一细分安防领域智慧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三)数字化的内控管理——人员绩效数字化管理场景。
由于保安企业项目众多、岗位分散,各岗位出勤时间、轮班方式不统一等特殊性,使日常考勤、核算绩效等管理工作变得困难,导致管理成本增加,效率低下。集团在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中,自主开发基于AI活体监测技术的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安智云”。
1、总体思路。
集团以AI活体监测为核心,融合大数据、OCI识别、GIS等技术,打造场景式闭环的“安智云”。整个平台对保安人员进行全执业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打造了保安人员的入职、排班、签到、抽查、签退、数据统计等全场景闭环链路管控。
2、“安智云”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包括安智云小程序、公众服务号、安智云管理平台三个部分。其中,安智云小程序主要给班长、中队长、项目经理、大队长等一线人员所使用,用于管理日常上下班、随机抽查;公众服务号主要发送各种相关提醒工作;安智云管理平台主要给指挥中心、财务、人事、总经理等管理部门使用,是整个管理的核心。
“安智云”主要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落实困难、时间冲突、使用混乱、上下不协调、不知情等问题;整个平台分为移动端和管理端,移动端主要通过安智云小程序和公众服务号实现,管理端通过PC端实现;主要功能有员工管理、部门管理、职位管理、项目管理、排班管理、预警管理、实名管理、检测管理、报表中心等功能。
3、智慧管控平台“安智云”的优势。
(1)实名认证,提高资料完整性。“安智云”通过身份证识别对“三要素”的身份信息进行公司内部比对库比对校验,同时结合活体人脸识别进行比对,保证了“一证一人”,提高了安全性和可信度,同时方便人事对人员资料的完善和标签化的管理,帮助企业提高人事管理能力,也为后续排班和抽查打下数据基础。
(2)多点GIS定位,提高监管精度。“安智云”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可对执勤点设置多点GIS定位,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员工打卡和人脸活体抽查的范围、操作时间、操作轨迹,实时掌握保安人员的在岗状态,人员分布和移动轨迹。
(3)定岗定位,成本可控。“安智云”根据每个项目的合同和企业内管理方式,可以设定每个执勤点的班次,对每个班次进行定岗定位。班长在安排人员的时候不能超过所定的岗位数,防止发生随意扩岗等现象,造成项目管理和成本的失控。
(4)随时活体抽查,确保人、时、地一致。“安智云”增加随时人脸活体抽查,在实名和GIS的基础上,由系统在班次内随时产生活体签到抽查,可以确保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人员的“三规性”,可以有效防止代岗、空岗等行为。
(5)实时预警,指挥中心及时干预。“安智云”根据员工的签到、签退、随时抽查,可以实时了解员工的工作轨迹,同时系统根据定义的各种标签和特征值反馈相关预警和告警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防止其他异常事件产生。安智云的使用加强了公司总部对各个项目管控,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6)报表中心,方便统计对比分析。“安智云”根据业务产生的数据,帮助企业产生运行通报、项目工时报表、项目工时同比报表、人员工时报表、人员工时同比报表、明细报表、排班明细、抽查明细等报表,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7)加密存储,独立部署,确保业务数据安全。“安智云”通过数据加密对员工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提供私有化独立部署方案,由业主提供相关服务器和相关网络资源,通过独立部署、独立权限、独立使用的方式来确保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不外泄。
4、“安智云”实施业务流程。
5、“安智云”系统界面。
“安智云”的操作界面直观简洁,管理人员及员工易上手,执行效率高。
目前“安智云”已在集团成功应用,应用总人数6500余人,覆盖项目100多个,人员覆盖100%,执勤点覆盖100%,实名完成率100%,活体抽查90%,出勤96%。实践中,“安智云”能有效帮助企业控制项目成本,通过环比、同比得出,项目成本约可降低3%-5%。